第640章_如果这是宋史
笔趣阁 > 如果这是宋史 > 第640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0章

  中都解围之后,援军也陆续到达,一时间军队、物资都在恢复中。按说他们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尽量多恢复,以备下次蒙古人再来。

  可是金帝卫王完颜永济却在干着相反的事。

  回首战况,一大批能力低下,品质更低下的金军统帅等着处理。比如完颜承裕、胡沙虎。这两人一个一战损失40万兵力,导致两河、山东诸地失去屏护;一个未战先逃杀县令抢库银,败坏军纪践踏国法。从哪方面讲,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。

  尤其是国难时期,正要借这种败类的人头提升民心士气。

  连宋钦宗都懂的道理,完颜永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。完颜承裕被任命为咸平路兵马总管,仍然是军中大佬,胡沙虎被封为右副元帅,反而升官了……

  这让女真人情何以堪啊,人家也是爹生娘养穿衣吃饭长大的,这么不公平,也会生气的唷

  完颜永济根本不理会这些,他正在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。具体的做法是派人联络成吉思汗,看看怎样才有可能成为好朋友。

  当年的二月份,消息从金国北部边疆传来,成吉思汗根本没出金国边界,就是在那儿歇一会儿。他给出了答案,金国上次答应嫁给他的公主呢?金国还要割让广大的土地,这两样做到,蒙古人才会真正退兵。

  中都陷入文山会海,大批完颜围坐一团,讨论怎样还价。结果是公主是可以嫁的,完颜永济舍不得亲女儿,可以把前皇帝金宗章完颜璟的三女儿顺国公主嫁过去,外加每年30万两岁币。至于土地嘛,既然完颜永济已经忘记了伤疤,就决定不给了。

  成吉思汗暴怒,不想给就不用给了,秋天时我带兵过去,到时土地、女人都是我的!

  公元1212年秋,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围金西京(今山西大同)。这座城市之前被蒙古军攻占过,现在仍然在金国手中。这是因为蒙古此时的欲望全在财帛子女,还没有对土地发生过于旺盛的欲望。

  成吉思汗曾说,为什么要守,把土地留给金国,那是我们随时可以收割的牧草。所以两河区域、山东诸道攻占掳掠过后全部丢弃,让女真人去收拾残局。

  这一次蒙古军队没有去围困中都,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偏斜的路,去攻打金西京。金西京即是原辽西京,作为曾经辽国都城的陪都,作为源自北魏平城、唐代大同军故址所建的名城,它有着巨大的声誉,和坐镇中原西北的实际意义。

  这些让金国没法舍弃。

  接到战报,卫王完颜永济哪怕再犹豫,还是派出了元帅左都监奥屯襄率领重兵去援助,而这正中成吉思汗下怀。

  事实上是,有援助,就围城打援,蒙古军野战无敌;不援助,则围攻西京,这次粮草充足,哪怕不打只困,也能让西京陷落。

  实力是硬道理。

  进程一如上面的道理。奥屯襄的援军在途中就被蒙古军伏击,全军覆灭,他本人仅以身免。蒙古军随即围攻西京,看数据排理论,金西京除了被攻破、饿成死城之外,再没有第三条路走。然而这时的金西京城内的主管是金国左副元帅、兼西京留守抹然尽忠。

  这人的名字很好,非常一颗红心向太阳,他的行为更加相符,自从蒙古军围城之后,他日夜上城全力防守,每天从城下射下去的箭从未减少。

  事实上是太多了,很多很多的箭四下乱飞,其中一支不知是技术太好,比哲别也不差,还是别的什么原因,竟然射中了……成吉思汗本人。

  有多少年没有受伤了?这些时间以来铁木真成了成吉思汗,可并没有像赵匡胤一样坐在宫殿里遥控指挥,很多战斗的关键时刻他都亲自领军冲锋,可都锋镝无伤。这回真是中奖了,郁闷之余,他决定先歇会儿,调整一下再回来。

  蒙古军从金西京城下撤退,抹然尽忠一时风头无两,华丽地进入中都城内,成为官方树立的女真英雄典型,用以鼓舞抵抗士气。

  这时是公元1212年的秋冬之间,回到大历史的天空下,蒙、金之间彻底决裂开战,眼见得天翻地覆,大乱已成,曾经的东亚第一强国摇摇欲坠。如此巨变,南宋、西夏却无动于衷,各自忙着自己的小事情。

  先说一下西夏。

  西夏的皇帝又换人了,靠取悦老妇人得以上位的夏襄宗被堂侄李遵顼推翻,一个多月后不明暴病。李遵顼自立为帝,改元“光定”,称夏神宗。

  这是一次标准的宫廷政变,政变原因很可能是夏神宗看不上堂叔的颠三倒四,为了国家利益,为了皇室存在,所以他铤而走险。

  从资历上看,他完全可以这样想。夏神宗是西夏诸帝中最有文采的一个,他是夏桓宗天庆十年(公元1203年)的廷试进士第一,也就是西夏当年的状元。说实话,这真是历史上少见的奇才,以汉人五千年历史来算,也没一个皇帝达到过。

  全世界都期待着这位状元皇帝的表现。

  去久违的南宋。

  不是忘了说它,而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。新上任的权臣史弥远实在是太卓越了,他迅速进入角色,干得比曾经的韩国戚高明得太多。很多人想不通,一个没经历过什么巨变,没有过血泪发家史的中下级干部,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权臣的最高境界呢?

  通过秦桧,我们知道权臣的最高境界是——把国家搞沉默。看似平静祥和,实则一潭死水,没有任何不同的声音发出。

  至于他是怎样达到的,就和秦相公不同了。秦桧与女真人联手,压制南宋整个国家,连皇帝在内也不敢不从。这是强迫。史弥远却是阴柔狠毒,不动声色,必要的时刻,他懂得妥协。

  比如就在这一年里,在他的推动下,南宋颁布命令,圣人?朱撰写的《论语集注》、《孟子集注》作为太学读本。以后官方科考的取才高下以此为标准。

  理学界道学家们一片欢呼,权臣?史圣明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!!!

  这就是南宋在天地如此巨变的大世时所做出的应对。完全是驼鸟行为,把脑袋扎进土里之后,就觉得天下仍然太平,可以安然高卧。

  再强调一点,南宋对刚刚发生的蒙古、金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一无所知的。开禧北伐结束之后,南宋还像从前一样每年都派使者在各个特殊日子去金国访问,最近几次因为战争没能进入中都,回程时两河、山东地区的惨状都被他们看在眼里。

  这样,仍然无动于衷。

  江南的天空笼罩在粉红色的桃花雾中,旖旎悱恻,塞北的风云继续变幻,凛冽有寒见从最北方不断地吹来,一年之后,公元1213年的秋天,成吉思汗的箭伤好了,复仇之念大炽,决定再次出兵。正巧,同一时刻金国的东北方出现震荡,兵力为之分散,这让蒙古军平白获得了额外的助力。

  那是在成吉思汗在金西京城下中箭的前后,金国皇帝卫王完颜永济不知哪根筋扭到了,突发奇想,在整个国土面积上寻找潜在的危机,觉得辽东那边最紧迫,准确地说,是辽东方向的契丹人。

  辽、金世仇。

  为了防止契丹人借机报复,完颜永济下令每一户辽民由二户女真人夹居。这是赤裸裸的怀疑、猜忌、歧视、威胁,本就长期处于民族压迫的契丹人再也忍受不了了,他们选择反抗。

  辽籍金国千户耶律留哥出逃,在隆安(今吉林农安)一带聚集契丹乣军,很快达到了十几万军力。作为现役高级军官,他非常关注国际形势,在第一时间派人与蒙古联络,效忠成吉思汗。

  后院真的起火了,完颜永济在佩服自己的远见卓识之余,迅速派出大军平叛。原以为这些辽国遗民祖辈忍辱偷生,都只是些蛇鼠之辈,肯定手到擒来,却不料起义之后的农奴焕然一新,比金国的正规军强多了,耶律留哥大败金军,在辽东割据称王。

  金国的发源之地空了,蒙古人趁机发动了第三次灭金战争。

  蒙古军卷土重来,走的是上一次的旧道。他们出野狐岭、经怀来,直奔中都。一路顺畅,拔宣德,克德兴,进兵至镇州(今北京延庆)。

  镇州处于野狐岭、居庸关之间。

  蒙古人之所以选这条路,在于做熟不做生,曾经达到过的,总是有把握些。可是这一次金国是有准备的,一共加强了两道关卡。

  第一关就是镇州,第二关是居庸关。这两关防住,就会阻蒙古军于中都城外,连带着两河、山东诸道也变得安全。

  说镇州,它本名不见经传,这时却成为空前重镇。金国权元帅右都监术虎高琪率领30万乣军驻守,金廷又命尚书左丞相完颜纲率10万人马来帮忙。

  一座要塞,屯兵40万。

  这不仅是金国的兵真多,而是一种全新的战略。不再是上一战野狐岭兵力分散,让蒙古军个个击破,而是逼迫蒙古军进行集团军决战,以人海战术压倒对方。

  想得不错,实施起来却犯了两个大错误。

  第一,术虎高琪和完颜纲两人职位相当,谁也管不了谁。小小一座镇州,出现两套领导班子,听谁的,不听谁的?

  第二,术虎高琪的30万兵力是乣军。乣军的成分很复杂,基本上由非女真人的金国籍将士组成,比如前面的到耶律留哥。这些人当年都是女真人所征服的奴隶,想让他们在女真人大难临头时出力,是何等的异想天开。

  本应出现的第一次蒙古、金两国的集团军决战,就成了一触即溃。乣军根本无心应战,连带着把完颜纲的10万大军也夹裹在一起一轰而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